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廣東視察時,行經湛江、茂名、廣州,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明確了發展重點。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在全省統戰系統和統一戰線廣大成員中引發熱烈反響。連日來,大家紛紛表示,要不負期望、真抓實干,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偉力,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積極貢獻力量。
高質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時明確提出,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信心滿滿,希望能讓更多港澳青年企業家看到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幫助他們在這片熱土上闖出一片新天地。”最近幾天,省工商聯常委、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兼執行主席吳學明與十余位港澳商協會的負責人一起來到廣州,在廣交會上尋找新機遇、新可能。吳學明說,今年大灣區青年總會將組織包括商務、文化等方面的多個港澳青年考察團來到珠三角城市,幫助港澳青年感受大灣區發展“強磁場”,更加了解大灣區,更好融入大灣區發展。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飽含著對廣州人民的深情厚愛和對廣州工作的深切期待,也為新時代廣州統一戰線進一步圍繞中心大局發揮法寶作用指明了方向。”廣州市委統戰部研究室二級主任科員程傳波說,廣州統戰底蘊深厚、統戰資源豐富、統戰對象廣泛,在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自己將立足廣州統戰大市的實際特點,深入挖掘廣州統戰工作的創新實踐,持續講好廣州統一戰線成員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故事,營造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廣州統戰的顯示度和影響力,為推動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乘著數字經濟發展東風,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持續完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生態,文化新業態發展迅猛。“我們將抓好數字文化風口,持續領跑全國數字音樂賽道,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舟說,酷狗音樂將牢記總書記囑托,立足大灣區,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力開發新興數字音樂產品和數字音樂服務,提升數字音樂內容創新能力和行業競爭力,向海內外奏響奮進激昂的灣區樂章。
“目前,江門正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我們將繼續發揮好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近來,江門市總商會副會長、江門市新生代企業家商會會長、江門市蓬江區芝山五金工藝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達全負責對接了不少來訪江門的商會。這些商會來自大灣區各地,在一場場交流中,粵港澳企業家之間的合作方向也更加明晰。羅達全說,下來將堅持實業興邦,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推進商會會員企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新生代企業家群體搭建更加寬廣的發展平臺,打造高質量新生代企業家隊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匯聚更多力量。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賦能添翼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民建廣東省委會文化教育宣傳委主任、讀者文化產業園總經理邵燦輝對鄉村振興工作更有信心。在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鄉村文化振興是培育提升鄉風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邵燦輝已多次組織園區企業赴鄉村小學開展藝術教育,并在5個鄉鎮設立書屋,不定期開展讀書活動。“我希望通過加強文化供給,讓藝術介入鄉村、復興鄉村。”邵燦輝說,下來將結合城郊鄉村的獨特優勢,持續引入文藝元素,以“農村客廳”為抓手,將鄉村獨有的場景產品化、品牌化、IP化,打造契合當代生活方式的經營業態和營銷模式,增加鄉村旅游業的附加值和影響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賦能添翼。
“總書記的諄諄話語,讓我備感溫暖、備受鼓舞。”作為一名負責基層統戰工作的干部,茂名高州市根子鎮統戰委員何丁福說,將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充分發揮基層統戰獨特作用,繼續引導黨外知識分子、技術人員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中的“網絡大咖”深入鎮、村,推動外界資金、技術和發展思路落戶鄉村一線,圍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荔枝特色產業,為荔枝種植、保鮮、加工等提供技術支持,不斷提升茂名荔枝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用心用情做好“土特產”文章,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是民營企業家應有的情懷和責任。”作為網絡人士代表,深圳市新階聯副會長、深圳市網眼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國瑜長期致力于推動建立市場主導的社會幫扶模式,通過建設鄉村振興數字館、創新鄉村零售體系等方式,讓消費幫扶從單一的政府區域對口幫扶,擴大到全民參與的社會幫扶。“未來,我將繼續引導廣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積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發揮構建紐帶、搭建橋梁的作用,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孫國瑜說,將廣泛調動線上力量,全面參與線下實踐,讓鄉村和城市困難群體都能用網絡工具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消費幫扶向社會化、社區化、數字化拓展,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
綠色是廣東發展的底色,也是廣東的亮麗名片。
“總書記指出,種業是現代農業、漁業發展的基礎,要把這項工作做精做好。這讓我感到十分振奮。”從事育種研究多年,民盟盟員,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教授儲成才一直關注如何從源頭核心搶占育種制高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他認為,基因是育種的芯片,種質資源是基因的來源,現代水稻品種中丟失了大量高產、抗蟲、抗病等優良基因,亟需加強農家及野生種質資源的開發工作。目前,儲成才已帶領團隊找回水稻丟失的多個優良基因,“未來,我將充分利用智能化和自動化新技術,系統開展種質資源的鑒定和綜合利用,為加快綠色品種創制和生產模式轉變,加速綠色成果推廣,推動中國進入‘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的新綠色革命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書記來到廣東視察,并將首站安排在湛江。作為一名湛江干部,我備感自豪,也備感使命在肩。”湛江市委統戰部辦公室主任何華說,湛江統一戰線成員具有來源廣、數量多、影響大等特點,海外僑胞、港澳鄉親眾多,下來將立足自身崗位,用好湛江統一戰線資源,埋頭苦干,扎實推進統一戰線服務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充分發動統一戰線成員投身紅樹林保護、海洋漁業開發等領域,把大家團結起來,各盡其才、各展所長,以賽龍奪錦、比學趕超的狀態,全力助推湛江更高質量綠色發展。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正逐步完善。”作為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領域的科技工作者,省政協委員、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委員、省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委員會主任張修玉說,近年來,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穩步推進,下來自己將按照國家與省的部署要求,做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新基地方案編制、創建及評估工作,持續開展GEP核算與價值化實現機制研究、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和評估標準體系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實現路徑研究,為自然保護地與生態紅線監管、全省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安全監管等提供技術支撐,為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貢獻力量。
 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