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的關鍵一年,中山市委統戰部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各民主黨派助力“百千萬工程”工作方案》,根據《中山市統一戰線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十大行動》安排,引領支持市各民主黨派不斷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持續鞏固“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成果,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強鎮興村富民“13388”行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政履職,為推動“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彰顯新時代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和強大生命力。
聚焦中心任務,堅持深入調研,提高建言獻策質量。
廣泛調動黨派專家人才的積極性,發揮自身智力和專業優勢,2024年,圍繞“百千萬工程”錨定的“經濟強、城鄉美、社會治、奮力實現城鄉協調共同富裕”目標方向,市委統戰部支持民盟市委會以“促進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我市新質生產力的對策研究”為方向牽頭開展第9次市各民主黨派聯合調研,支持各民主黨派市委會分別開展“‘百千萬工程’背景下鄉村旅游民宿發展對策研究”“關于深入推進農村'三塊地'改革,重塑農村土地空間的研究”“關于大力推進'碳標簽'應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研究”等7項年度重點課題調研,已開展省、市走訪調研、座談調研等40余次,共提交人大建議16件、政協集體提案70件、個人提案131件,獲評重點提案8件,撰寫建議信息44條,其中《深入貫徹“無廢理念” 助推“百千萬工程”長治久美的建議》等信息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以及市各有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充分吸納應用,為推動“百千萬工程”實施、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聚焦黨派職能,堅持點面結合,提升民主監督效能。
積極支持市各民主黨派、知聯會開展“創文”專項民主監督工作,深入鎮村一線開展民主監督專項調研70余次,提出改善建議108條,形成8篇高質量民主監督調研成果,撰寫《關于提升我市三線改造相關工作的建議》《關于整治農村“三線”亂象,助力文明中山的建議》《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建議》等一批針對性、操作性強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高度肯定。2024年,市各民主黨派又受市委委托圍繞“百千萬工程”開展為期三年的新一輪專項民主監督工作,6月20日,召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專項民主監督工作部署會,并邀請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就相關情況進行詳細介紹,為黨外人士履職盡責創造條件、營造氛圍。市各民主黨派市委會和市知聯會第一時間召開專項民主監督工作學習部署動員會,分別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會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聯系對接、信息通報、成果會商等機制,確保“百千萬工程”專項民主監督工作更加科學規范、運行有效。
聚焦定點聯系,堅持因地制宜,加大興村利民力度。
根據中山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關于開展政村企村結對幫扶社會力量協作幫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支持各民主黨派成立政企村結對幫扶工作組7個,充分發揮黨派成員智力密集、人才薈萃、聯系廣泛的優勢和特點,深入對接村莊開展送醫、送教、送技等社會服務。如民革市委會積極融入招商引資大局,成功引入深圳企業落地1家,助力招引優質項目22個;民進市委會向南朗、三鄉、神灣、南區、黃圃、阜沙等鎮街的支農服務點贈送鴨苗共計1500羽,推廣“鴨稻共育”生態田1860畝;致公黨市委會發揮僑海特色,在三鄉鎮振華社區成立對外聯絡工作站,探索打造基層對外聯絡工作的平臺和品牌。上半年,各民主黨派深入對接村莊開展興村活動40場次,惠及群眾14598人次,持續擦亮統一戰線“智助博愛”和“同心公益周末”服務品牌。同時,市委統戰部引領各民主黨派認真落實“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各項部署要求,廣泛參與植樹造林,以實際行動賦能“百千萬工程”和綠美生態中山建設。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