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旅美鄉(xiāng)親、耶魯大學東亞系高級講師蘇煒先生一行回鄉(xiāng)交流,先后到訪楊仙逸中學、中山紀念中學進行文物和書籍捐贈,并為家鄉(xiāng)學子帶來題為“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專題講座。
在楊仙逸中學,蘇煒向學校捐贈其父親蘇翰彥先生的珍貴歷史文件復印件,助力學校百年校史研究。蘇煒表示,父親蘇翰彥曾經擔任楊仙逸中學前身——大公中學的校長,一生心系教育,曾為中山和平解放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廣東教育事業(yè)的整合發(fā)展作出貢獻,今年恰逢楊仙逸中學百年校慶,希望通過捐贈史料還原學校發(fā)展歷程,激勵后人傳承愛國報國精神。 3日下午,蘇煒先生一行到訪母校中山紀念中學。在座談中,蘇煒回顧了在紀念中學求學的點點滴滴,分享讀書治學與海外求索的歷程,感恩紀中精神對其人生的積極影響,并向母校贈送了自己最新的著作及其父蘇翰彥的傳記。 與此同時,蘇煒還為紀中師生作了主題為“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專題講座,分享了自己在耶魯大學執(zhí)教的經歷以及關于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深刻見解。他提到,容閎作為“中國留學第一人”,是打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海外傳播大門的先驅,并激勵紀中學子努力學習,傳承和弘揚容閎的家國情懷和留學報國傳統(tǒng),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中山故事。
蘇煒,祖籍中山古鎮(zhèn),畢業(yè)于中山大學中文系,后獲洛杉磯加州大學文學碩士,現(xiàn)為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高級講師。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迷谷》,散文集《獨自面對》《站在耶魯講臺上》《走進耶魯》《耶魯禮記》《聽大雪落滿耶魯》等。2019年,蘇煒獲耶魯大學“理查德·布魯海德優(yōu)秀教學獎”。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