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在港澳同胞中引起廣泛關注。赴京參會的港澳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高度評價政府工作報告,對國家和港澳的發展充滿信心。同時,他們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結合本職工作提出高質量建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山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香港中山社團總會榮譽會長李君豪:
2021年是艱難的一年,但我們國家各方面都展現了亮麗的成績,令人鼓舞。過去一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達到8.1%,領先全球各國,反映“六穩”“六?!惫ぷ髟鷮嵶龊茫?成功應對風險挑戰, 國家宏觀政策不斷進步,改革開放、生態環保建設不斷推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方面工作都在穩步推進,在疫情的處理上尤其出色,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常態化防控舉措行之有效,成功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也為2022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工作任務打好基礎。他今年提出了加強維護香港金融安全、提升國防預算增長比率、加強發展大灣區低空跨城交通網絡建設、完善特區政府相關機構關鍵崗位任用機制等建議。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山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蕭志偉:
用八個字來形容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振奮、踏實、決心、信心。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的交織,雖然國家面對的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但就如李克強總理報告中所說,“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精辟、有份量、有溫度、有力量,直面挑戰,傳遞決心和信心,體現民生導向,通篇更是充分體現了為民務實、為民高效、人民群眾利益至上的政府工作。展望2022年,相信我國擁有的強大發展優勢,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變,這是我國的定力和底氣所在。因時而進,因勢而新,2022年國家的發展大勢一定更加勢不可擋。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山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中山社團總會榮譽會長施維雄:
在聆聽汪洋主席的政協工作報告后深受鼓舞和啟發,對委員依法履職、發揮責任擔當有了新的思考。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將在今年召開,身處香港、心懷祖國的政協委員更要為“進一步提升愛國愛港愛澳力量能力建設”拼盡全力、發光發熱。一方面,要更積極建言獻策。另一方面,要發揮好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資源和“朋友圈”網絡,盡快推動藍圖變為惠及特區和國家的現實。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就業優先、數字經濟、“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等關鍵詞,對照香港社會的諸多領域,都擁有相應資源。香港在金融、實體經濟、法務、高等教育、醫療等方面,都可以圍繞這些重點工作進行對接,因此,香港不僅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要融入國家方方面面的大局。愛國愛港力量要樹立主人翁意識和大局觀,要更加主動作為,有為香港、為國家服務的擔當,不能只看眼前,想著“找肉吃”,應該放眼未來,“主動啃硬骨頭”。政協委員以及人大代表需要帶頭做榜樣,讓越來越多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加入愛國愛港力量的行列,帶動香港真正融入國家大局。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山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中山社團總會榮譽會長吳杰莊:
韓正副總理在3月6日港澳界別聯組會議上的講話有兩點讓人印象尤為深刻并倍感溫暖。首先是他非常關心香港的民生問題,提及的房屋問題更是說到香港市民的心坎里。同時,他也很關心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此時正值粵港澳大灣區千載難逢的好機遇,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的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及正在發展中的國際科創中心,青年人的發展平臺史無前例的廣闊,我們都在期盼香港疫情早日結束,能盡快和內地通關。韓正副總理特別提及中央始終關心香港市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多次指示中央有關部門全力以赴支援香港防控疫情。尤其是香港這波疫情的突然暴發,他親身感受到中央馳援香港的溫暖,“有求必應、照單全收”八個字,溫暖了香港七百多萬同胞的心。中央全面支持特區抗疫,特區政府負起主體責任,各界團結一致,與時間賽跑,走在抗疫最前線,一起抗擊疫情,為市民的健康及生命保障做出最大的努力。這就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體現,用一句現在年輕人的網絡流行語就是:你可以永遠相信中央,永遠!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山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澳門中山同鄉聯誼會永遠榮譽會長黃顯輝:
建議中央加強指導澳門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發揮好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和技術顧問的作用,做好澳門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統籌。同時,建議以憲法和基本法作為憲制基礎推進特別行政區法治建設,研究修改完善澳門維護國家安全法,明確危及國家安全的罪行,妥善推進國安配套立法,筑牢澳門維護國家安全制度體系。他還提出應加大力度培養年輕一代愛國情懷,傾聽青年呼聲及訴求,重視構建青年交流平臺,拓展青年人參政議政渠道,深入開展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的宣傳和教育,推動澳門愛國愛澳教育發展,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和提升澳門社會的國家意識。中央對港澳事務始終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致力于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發展。對港澳的防疫工作,國家不遺余力,“照單支持”,只要特區有要求,國家全力以赴支持港澳的發展。此外,中央非常關注澳門特區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經濟適度多元、改善民生。政協委員更應發揮好政協職責、雙重積極作用,改善澳門經濟民生,推動助力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大灣區發展及深合區建設。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