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
國家安全都是老百姓最穩的幸福
今年4月15日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加強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提升全民國家安全意識正當其時。放眼當今世界,隨著“東升西降”世界格局加速演化,國際局勢更加變幻莫測,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劇了國際關系中既有的各種矛盾,信息技術的發展普及也讓國家安全的風險隨時“潛伏”在看似平常的社會生活中。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社會發展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擁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和信心,我們才能以眾志成城之力抵擋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有國才有家,國安家才安。
今天,讓我們再次全面深刻認識國家安全,繼續繃緊捍衛國家安全之弦,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保持戰略定力,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由來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這是我國國家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為了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日。
公民需要知道的國家安全知識之“大與小”
國家安全“高高在上”,國家安全又“關乎尋常”
國家安全之“大”,是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倡導的大安全理念。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安全的范疇也從政治、軍事、國土等傳統領域拓展到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生物、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可以說國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國家安全工作就跟進到哪里。

國家安全之“小”,是指國家安全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有些人認為國家安全過于宏大,與己無關。其實,國家安全不僅人人有責,而且人人有份。食品藥品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個人信息安全……都關乎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小事,也可能會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漏洞。比如,朋友圈曬圖,可能無意間暴露重要設施信息;行業數據不經意間隨口說可能被“有心人”捕捉到。
生活中應警惕哪些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
●一些可疑人員未經批準到內部作調查,進行科技、經濟、企業等情況搜集。發現這種情況不能隨意提供,并向當地公安機關或國家安全機關報告。
●警惕境外電臺、電視、網絡等傳媒的煽動、造謠。
●一些境外組織和人員經常出現在我軍事、保密單位周邊,乘機盜取秘密情報和信息。如遇有可疑人員要立即報告。
●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組織和個人,利用一些群眾不滿情緒,煽動與政府對抗。遇到這些情況,應立即報告。
國家安全機關受理公民和組織舉報電話:12339
國家之安,人民至上。國家安全的真正實現有賴于人人參與、人人可為。讓我們一起行動,勇當國家安全的捍衛者。愿國泰民安!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