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中山市統一戰線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強鎮興村富民“13388”行動要求,錨定“經濟強、城鄉美、社會治”目標,聚焦凝心聚力、產業提質、人才支撐、農文旅融合、綠美生態、公益慈善,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優勢作用,打造了一批典型項目,推進了一批實事要事,解決了一批重點難點問題,為推動城鄉區域融合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統戰力量。
聚焦凝心聚力,增強鎮村發展合力
中山市委統戰部牽頭成立市“百千萬工程”社會力量協作專班,制定《中山市關于發動社會力量投身“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行動方案》《中山市統一戰線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十大行動方案》,面向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發出參與“百千萬工程”“我為中山添新綠”“服務中山高質量發展”等倡議。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開展專題調研,對全市145條重點村(社區)落實專人定點走訪聯系和“一村一策”幫扶機制,建立超200人的社會力量協作人才庫和80多人的監督員隊伍,充分發動統一戰線等社會各界力量,全力服務推動中山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
聚焦產業提質,培育壯大鎮村經濟
深入開展“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發動531家民營企業、53家商會對接145個村681個項目,落實幫扶資金超1.2億元;推動127家建筑業企業結對鎮村開展幫扶項目222項,幫扶金額約3800萬元。發揮港澳臺僑資源豐富的優勢,舉辦華僑華人促進高質量發展交流大會(中山)、僑界交流合作洽談會、臺資高質量發展中山行等引商促貿活動,助力鎮街招引項目30多個、投資金額約130億元,協助引進港澳臺僑企業近300家,推動打造哥斯達黎加(圣何塞)—中國(中山)名優商品展貿中心。實施“企業家賦能計劃”,聚焦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舉辦中山市企業家高質量發展暨“百千萬工程”雙促大會,在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深圳開放大學等舉辦“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修班,組織專精特新民營企業開展“對標深圳、走進華為”系列考察學習活動,組織新生代企業到廣州、深圳、東莞等10多個城市開展“走出去、同學習、共進步”交流學習,舉辦“商會大學堂”系列專題培訓350多場、培訓企業家近15000人次。
聚焦人才支撐,增添鎮村發展動能
發揮統一戰線專業人才和民間智庫作用,圍繞推進“百千萬工程”深入調研,向黨委政府提交意見建議近500件,多篇建言信息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支持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為期三年的“百千萬工程”專項民主監督,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發揮規劃設計領域專家團隊作用,為鎮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產業轉型升級、僑房活化保育等提供專業意見,助力鄉村振興。舉辦國際僑界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港澳大學生暑期實習計劃、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推介會等活動,吸引4000名港澳臺僑青年參與,成功引進海外碩博人才近30人。
聚焦農文旅融合,助推鎮村文化建設
實施“僑房新韻”工程,對全市僑房進行統計造冊,探索“僑鄉文化+產業+旅游”模式,引入書房、民宿、餐飲、文創等元素,再造僑房產業空間,打造了曹邊村、桂南村、雍陌村等一批精品特色僑村。舉辦“風韻南粵·文化興城僑村行”大型人文采訪,對全市50條重點僑村進行專題宣傳報道,講好僑村故事。推動重點僑捐項目“頤老院”改建為華僑公園,打造中山“僑文化”新地標。推動建設樟樹兜僑文化主題公園,弘揚僑鄉文化,惠及僑鄉群眾。依托鎮村人文資源和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打造“四海同心 暢想灣區”粵港澳臺僑青年戲曲藝術交流展演、“同心逐夢·灣區共融”粵港澳臺僑青年愛國主義教育沉浸式戲劇《鄭家夜宴之秀峯家塾》,激發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活力。
聚焦綠美生態,改善鎮村人居環境
深入開展“同心聚力共建綠美中山”植樹活動,發動統一戰線成員積極為中山添新綠,種下“同心林”“僑心林”“企業家林”近200畝、樹木2萬多株,認捐樹木超1000萬元。將“見縫插綠”與人居環境整治緊密結合,針對部分社區、村莊、企業周邊土地開發強度較高、裸露土地面積小且分布散、環境問題突出等問題,引導統一戰線領域的專家學者入村進企開展調研,幫助制定解決方案。如組織市民主黨派的農業專家為48個村莊和一批企業提供農作物種植及綠化技術指導;組織市知聯會的環保專家為沙溪鎮康樂村開展環保衛生整治提供支持;組織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結合專業特色,積極開展綠色環保、生態改善等技術推廣和科普宣傳,服務群眾5000多人次。
聚焦公益慈善,增進鎮村民生福祉
打造“同心匯”社會服務矩陣,發揮統一戰線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深入對接村莊,結合“雙聯雙助”“智助博愛”“萬僑助萬村”等行動,深入開展送醫、送教、送法、送技、送直播、送“微心愿”等公益活動500多場次,服務群眾近4.5萬人。發動統一戰線成員積極參與中山市慈善萬人行,捐贈善款超8000萬元。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