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中山市積極發動統一戰線成員參與“百千萬工程”,企村結對幫扶、招商引資、僑房保護活化利用等取得了扎實成效,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發揮了統一戰線的力量。
結對幫扶 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中山市委統戰部、市農業農村局、市工商聯、市國資委等深入開展“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共發動383家企業對接5個鎮街和106個村共453個項目,兩年累計發動896家企業對接1117個項目,落實幫扶資金超1.8億元。
據介紹,今年以來,中山市全面深化建筑業企業與鎮村結對幫扶,推動了超170家建筑業企業開展美麗圩鎮、農房風貌提升等幫扶項目483項,幫扶金額超1.49億元。同時,積極引導商會、民營企業參與“工改”、技改,探索“村+商會”等“工改”新模式,服務推動民營企業參與“工改”1076家、技改859家,為鎮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以僑為橋 拓展招商引資新渠道
今年,中山市積極發揮港澳臺僑融通中外的渠道作用和資源優勢,舉辦了世界中山同鄉懇親大會、華僑華人促進高質量發展交流大會、華僑活動日、孫中山先生親屬后人尋根交流等活動,推動打造哥斯達黎加(圣何塞)——中國(中山)名優產品展貿中心,促成了一批投資項目落戶中山,助力“中山精造”開拓國際市場。
同時,中山進一步深化與港澳交流合作,與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中山)發展推廣宣講會”,接待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千名青年創業家內地行(中山站)”參訪團、香港Web3內地產業鏈交流團、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等交流團,推動成立“港深中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并舉辦交流活動,深化創新創業合作。
據悉,今年以來,中山開展港澳臺僑交流活動和接待相關考察團組169批次6000多人次。
活化利用 以僑房促農文旅融合發展
今年以來,中山市深入開展了“僑房新韻”行動,出臺了《關于加強僑房保護活化利用的意見》,發布關于保護修繕、活化利用僑房的倡議,探索“僑鄉文化+產業+旅游”模式,推動打造了翠亨村、曹邊村、桂南村、雍陌村等一批精品特色僑村,進一步促進了中山市農文旅融合發展。
其中,中山市南區街道探索了“僑房+數智”“僑房+文旅”“僑房+藝術”等活化保育新路徑,依托“強村公司”推進沙涌歷史文化街區公社片區建設,以沙涌學校香山書房為中心,連片活化南寶大街、躍進路一帶僑房及附近1.2萬平方米集體物業,招引了餐飲、書畫創作等15個新業態項目入駐,并串聯曹邊新牌坊、曹邊學校、楊仙逸故居、北臺空軍廣場等旅游項目,精心設計獨具僑鄉新韻的特色文旅線路,打造了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樣本。
三鄉鎮采用“村企共建+專業運營”發展模式推進雍陌村農房活化利用,以強村公司為運營主體,并引入職業經理人進行專業化運營,充分挖掘村內閑置古舊建筑資源,共盤活利用村集體和村民5套閑置物業,成功打造“美宿·雍陌”項目,帶動周邊輕餐飲、非遺項目等新經濟、新業態16個,打造書房、展館等公益性場所7處,帶動就業創業116人,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文旅收入超44萬元。
萬僑助萬村 鄉村建設賦動能
“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發揮統一戰線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結合智助博愛、萬僑助萬村等活動,為鄉村建設賦動能。”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今年以來,中山市委統戰部組織專家學者和技術人才入村進企調研,對48個村莊及一批企業提供僑房老房修繕、環境美化、綠色低碳等技術指導,服務群眾5000多人。同時,積極引導民企、僑企、港澳臺和海外愛心人士、宗教人士等捐贈善款超8500萬元,其中2024中山華僑活動日發動知名僑企完美公司捐贈500萬元用于支持和美鄉村建設。
另外,中山市委統戰部組織統戰干部和統一戰線成員深入村居開展“送溫暖”、送醫、送教、送法等社會服務180多場次,服務群眾超3萬人次。今年10月,中山市委統戰部組織在沙溪鎮龍瑞村舉行了“同心賦能·暖心惠民服務”集市,并開展“同心·綠美中山”綠美庭院活動,入戶為老黨員、困難家庭、殘疾人家庭、孤寡老人贈送綠植。截至目前,中山市委統戰部發動統一戰線成員種下“同心林”“僑心林”“企業家林”近200畝、樹木2萬多株,認捐樹木超1000萬元,為美麗鄉村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