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新階層人士、留學人員熱切關注全國兩會,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介了解會議動態,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學習領會會議精神。
中山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
《政府工作報告》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體現了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具體安排,對各項工作細化、實化、具體化。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將團結引領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認真學習兩會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大局意識,加強調查研究,履行好參政議政職能,為中山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中山市人大常委、市知聯會副會長、廣東保衡律師事務所律師 程禹斌
縱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其“法治元素”令人印象深刻,法治已緊密融入民生的保障與改善,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與法治息息相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中國律師責無旁貸。今年中山面臨的風險與挑戰明顯增多,但越是困難,我們越要強化使命擔當,堅定信心,爬坡過坎,真抓實干,更加自覺助力中山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加有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中山市人大代表、市知聯會會員、市博愛醫院生殖中心科主任 林秀峰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及時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對比當前國外的疫情形勢,國家真正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我為此感到無比自豪。報告對今后的衛生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把更多常見病納入醫保報銷,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達到60%。這項措施將更好解決跨省工作的居民就醫醫保報銷的顧慮。
中山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
《政府工作報告》有利于穩定發展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既是積極的,又是務實的。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將團結凝聚新階層,發揮自身優勢,把握當前中山新一輪發展機遇,鼓足干事創業的勁頭,立足本行業和本職崗位,充分發揮各領域特色優勢,做中山高質量發展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
中山市政協委員、市新階聯副會長、廣東振業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陳寧寧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經濟以穩為主,穩中求進;著力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夯實經濟穩定運行、質量提升的基礎。
作為民營企業經營者,我對今年經濟發展有了明確的預期,做好直面各種困難打硬仗的準備,充分利用好國家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政策,真正做到企業發展遵循以穩為主、穩中求進。
中山市政協委員、市新階聯理事、廣東保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王旗
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回顧了過去一年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績,也明確了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新動力。
在當前復雜變化的形勢下,作為一名法律界的政協委員,我對報告中提到的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行為、堅持房住不炒,加快發展長租市場、加強節能節水、推進老舊小區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等內容尤為關注。未來,我將繼續牢牢緊扣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結合自身業務專長履職盡責,積極貢獻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力量。
中山市留學人員聯誼會
全國兩會給了我們強大的精神動力,讓我們干勁更足、斗志更堅,市留學人員聯誼會將與國家同頻共振,匯聚廣大留學人員的智慧和力量,發揚留學報國的優良傳統,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當好民間外交的生力軍,更好地服務中山高質量發展。
中山市政協委員、市留聯會會長、中山和睿規劃設計管理有限公司總規劃師 歐陽潔
全國兩會是向世界展示真實中國、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窗口,政府工作報告充分反映了全國人民的發展需求,說出了廣大群眾的心聲,為留學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此外,當年的留學生活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加了觀察世界的維度,今天中國在世界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的對外傳播也需要在新的形勢下,在內容和形式上融入創新元素,以深厚的文化自信,對外講好中國故事。
中山市人大代表、市留聯會副會長、廣東華農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盧楚琪
受疫情、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經營成本高,核心競爭力弱等問題讓企業生存發展面臨困難。對小微企業進行減稅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的兌現,可以幫助企業緩解受疫情和經濟轉型的壓力,花在稅費上面的錢變少了,投入科研和產業升級的錢就變多了。落地時加大稅務宣傳,建議及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讓稅收紅利助力企業向“專精特新”高質量轉型。
中山市政協委員、市留聯會理事、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 唐伶
《政府工作報告》傳遞著黨和政府的擔當精神。過去一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100年發展歷程中十分艱辛、但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世界面臨如此措手不及的疫情下,中國依然成績斐然、活力滿滿,無不讓我們深感中國特色道路的獨特性、科學性與可行性。面對接下來的第二個百年奮斗征程的開啟,又做了很好的指引,處處體現了直面挑戰、“實干為要”的精神,并傳遞出必勝的信心。接下來,在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行程中,作為留學生群體更需堅定信心、直面挑戰,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共創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佳績。
 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