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營造重溫光輝歷史、弘揚優良傳統的濃厚氛圍,市委統戰部以“矢志不渝跟黨走 攜手奮進新征程”為主題,推出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系列宣傳,追憶崢嶸歲月,展示我市多黨合作的成績,進一步推進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七十五載風雨同舟,七十五載肝膽相照。1948年4月30日發布的“五一口號”,迅速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普遍而熱烈的響應,開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團結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協商建國的輝煌歷程,標志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自覺選擇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標志著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和多黨合作制度建設揭開了新的篇章。75年風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共同奮斗,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民盟與“五一口號”的淵源
中國民主同盟自誕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建立獨立、民主、和平、統一的新中國。在國民黨專制統治下,包括民盟在內的各民主黨派開始放棄中立,主張進步和正義,逐步向中國共產黨靠攏。1948年1月,民盟三中全會在香港召開,恢復了民盟總部,明確表示要與共產黨“攜手合作”。民盟中央領導人沈鈞儒等向中共中央提議:解放區應成立產生聯合政府的籌備機構,以對國內外號召否認蔣介石偽總統。他希望中共考慮,可否由中共通電各民主黨派,建議開人民代表會,成立聯合政府,或由各民主黨派向中共通電提出此項建議。這些意見,立即引起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促成了“五一口號”的發布以及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3月6日,中共中央發表評論,表示愿意與民盟、民革等民主黨派“攜手前進”?!拔逡豢谔枴卑l布后,包括民盟在內的各民主黨派在香港聯合致電中共中央,表示擁護和支持“五一口號”。中國民主同盟是“五一口號”最早的倡議者之一,同時也是“五一口號”最早的積極響應者。
民盟市委會的歷程及成績
中國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員會(以下簡稱“民盟市委會”)成立于1948年,是我市民主黨派中歷史最長、成員最多的地方組織。民盟市委會現有基層支部20個,截至2023年1月底,我市民盟支部共有20個,盟員380人,平均年齡55.9歲,本科以上學歷的占比85.5%,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占比87.4%,所屬界別主要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機關團體等;有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協委員15人(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3人)。
在民盟廣東省委和中共中山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民盟市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承弘揚“立盟為公,以天下為己任”的民盟精神,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在服務大局中凝聚民盟智慧,在關注民生中傳遞民盟聲音,在社會服務中彰顯民盟力量,有序有力保證各項盟務工作提質增效,奮力譜寫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新篇章。
五年來,民盟市委會榮獲民盟中央授予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先進集體”“思想政治建設和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榮獲盟省委授予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參政議政工作先進集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集體”“組織發展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中山民盟盟史館被正式列為“中國民主同盟(廣東)傳統教育基地”;民盟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支部榮獲盟中央授予“盟務工作先進基層組織”稱號,民盟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支部、民盟中山市教育和體育支部榮獲盟省委授予的“教育界別基層組織先進集體”稱號;近10位盟員同志榮獲民盟中央授予的“思想政治建設與宣傳工作先進個人”“組織發展工作先進個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加強學習,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五年來,民盟市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結合中山實際,開發系列理論學習“微課程”,得到了盟中央、盟省委的肯定和兄弟盟組織的贊譽;充分挖掘民盟中山地方組織在中共中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為中山和平解放共同浴血奮斗的珍貴歷史資料,編纂形成20多萬字的《中山市民主黨派志·民盟卷》;為宣揚中山統一戰線的光輝歷史,于2019年11月建成中山民盟盟史館,教育引導廣大盟員牢記和中國共產黨精誠合作、浴血奮斗的歷史,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再立新功;為了銘記在解放中山過程中和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歷史,激勵民盟后來者,制作了《光輝歲月 我們一起走過》宣傳短視頻。該視頻先后在民盟廣東省委、民盟中央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和好評。
圍繞大局,資政建言取得豐碩成果
五年來,民盟市委會領導班子及盟內界別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積極參與中共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及相關職能部門舉辦的各類民主協商會、政務交流等活動近150場。2018-2023年中山市兩會期間,共提交了提案建議150多件,其中,民盟市委會提交的《關于加大金融支持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等5份集體提案被市政協列為重點提案;《關于發展夜間經濟,拉動中山消費,提升城市活力》《關于保護和開發步行街歷史街區的建議》等10多份被評為市政協優秀提案;《要求政府加快建設三個高地,提升中山城市地位的建議》被列為2019年市人大重點建議。此外,民盟市委會高度重視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多篇信息作為高層協商發言素材被民盟中央、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采用;盟員撰寫10余篇論文獲民盟中央主題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
積極奉獻,社會服務踐行民盟責任
民盟市委會多年來致力于開展以“關注民辦教育,關愛外來工子女”為主題的社會服務活動,充分發揮教育界優秀人才資源,定期組織盟內專家在市內外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民辦學校開展“名師送教”“桃李支教”等專題活動。
積極參加中山市黨外人士“同心·公益周末”“智助博愛”系列社會服務活動,民盟志愿者服務隊為社區居民提供科學母乳喂養、小兒推拿、化妝品安全科普等多形式的宣講咨詢和義診活動20余次,服務人次達3000余人。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民盟市委會積極響應中共市委、市政府號召,迅速響應、緊急行動,開展省內外“助力疫情防控”捐款捐物活動近10次,全市300多位盟員踴躍參與,累計捐款捐物合共2125,872元,其中捐款2068,722元,捐物價值57,150元。十五年如一日,民盟市委會攜手中山愛蘭基金,堅持每年捐贈不少于100萬元支持慈善公益事業,到云南、湖南、湖北、貴州等地開展各類扶困、助學、賑災活動近20場,截至目前,民盟市委會協助中山愛蘭基金累計資助中山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995人,金額達532.12萬元;全國范圍累計捐贈總金額超過1600萬元,踐行了“立盟為公,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
 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