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及省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中山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我市多形式多途徑開展學習宣傳活動,特別是在市民族界人士里掀起了學習熱潮。從本期起我們將分批次刊發民族界代表人士學習感悟。
廣東金橋百信(中山)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會長陳旭成
此次召開省委民族工作會議,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廣東民族工作和推動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向前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廣大少數民族同胞更加深刻體會到黨和國家對各少數民族同胞的關心和厚愛,國家的繁榮穩定來之不易,各民族同胞應當加倍珍惜。在新時代,各民族同胞應當與黨同心同德,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具體行動上。
全市各民族同胞,要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發揚市民促會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各項聯誼活動、民族地區公益助學活動、民族政策宣傳活動等,推進我市各民族同胞之間,以及與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的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把我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打造成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促進各少數民族同胞以更高的覺悟、更大熱情積極投身于本職工作,為我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山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北區中學校長、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黃金柱
黨和國家領導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民族工作放在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上進行謀篇布局。我們各民族同胞都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扎實做好新時代廣東民族工作,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具體行動上。
作為新時代的少數民族教師,“為人師表”、“言傳身教”才是新時代少數民族教師尤其是黨員教師應該面對學生的最佳姿態。我們不僅要做言語、儀表、行動的表率;更要做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學先進趕先進和互幫互促的表率。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才能更好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總監、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理事馬杰
通過學習中央及省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我認為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與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關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起來,踐行守望相助理念,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依法處理民族事務,提升民族團結的保障能力,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各項工作。作為一名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同胞,在這里擔任行政工作,抗疫,安全監管中要在每一點一滴的服務中提高政治站位,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學懂弄通民族政策,扎實掌握業務知識,加強責任擔當,提高工作能力,作為少數民族骨干,更要以高起點、高標準開展各項工作,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加強民促會各個任務的落實,深入開展好民族團結各項工作,積極投入,發揮骨干作用,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獻禮,為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中山市衛生健康局干部、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副秘書長劉姝晗
一是要當好拉近各族群眾心與心的“橋梁”。作為少數民族干部,團結聯系外來少數民族群眾,傾聽外來少數民族同胞聲音、反映他們的需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協助黨和政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引導外來少數民族群眾融入中山、立足崗位、發揮作用,使民族團結內化為理念,外化為行動。
二是要立足民族文化,推進少數民族社團活動多樣化。充分發揮少數民族社團人才薈萃和聯系廣泛的優勢,開展民族特色活動,如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民族特色運動會等,讓各民族群眾在活動中增進友誼、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維護和促進民族大團結。
三是要發揮新媒體作用,搭建民族傳統文化平臺。發揮新媒體對民族團結工作的促進作用,在市委統戰部等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民族團結專欄,不定期更新關于民族文化、民族政策、社團活動等信息,搭建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平臺,加強民族團結宣傳力度,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黨史學習教育